在我看来,好的长篇小说主要有两种:要讲的内容确实很多很多,不用这个篇幅,恐怕难以讲完故事。要讲的内容其实不多,但需要使用大量的篇幅进行描写,以给读者最佳的阅读体验。当然,还有以上两种都有的超长篇作品。前者,我认为很多古典小说都是。例如《春秋列国志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封神演义》。你想,那是几代人的事情,要让读者了解、消化怎么可能用短篇说清楚?所以,虽然以上作品,采用了及其精炼的文言文描写,但仍篇幅巨大。后者,很多国外的名著和很多获奖文艺作品都具有这一特点。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絮絮叨叨没有料的作品,所以没怎么读过,也不记得,所以无法举例。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,我不喜欢,不等于这种作品不好。目前答案中@负二所说的方法,我认为可以属于第二种作品的做法。也是不错的方法,但不是我喜欢的方式。至于第一种作品,我个人比较偏爱,也自然比较希望能够写出这种作品。真动笔写的时候,也常常发现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扩展篇幅,而是如何缩减篇幅。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,当然是扩充你的故事,让它丰富。无论是情节、人物、场景、背景……总之,一句话,作为一个作者,你不仅仅是一个码文字的人,而应该是一个创造了世界的人。尤其是奇幻、科幻作者,在这方面更需要相当深厚的功力。通常,一篇这一类的作品,呈现给读者的,应该是作者所构思的世界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甚至更少。作品中出现的一个配角,虽然在书中只有寥寥几笔和几个镜头,但在作者的头脑里,他可能也有很复杂的背景和一长串故事,也正是因此,他才会以书中描绘的姿态和性格存在。这也是很多作品的作者会在正篇走红之后出很多番外篇的原因,一个是商业炒作,另一个也是作者不忍自己的那些“小人物”就真成了小人物。换个角度说,从番外篇的质量,也可以体现出作者当初创造世界的功力。虽然不是小说,但《星球大战》系列在这方面就很值得借鉴。想当年,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交界的时候,星球大战三部曲一炮打响,成为了电影特效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那三部的故事已经让很多人欢欣雀跃了。到了后来,卢卡斯老头看到了斯皮尔伯格老头的《侏罗纪公园》,立刻蹦起来,大叫:如今有了如此特效技术,何不把我的世界再次带到地球?于是新的三部曲出现了。但卢卡斯当年就不是只构思了这三部曲的故事,于是前传三部曲出现了。难道你以为卢卡斯的头脑里只有这六部的世界?那你就错了,看看《克隆战争》这一系列动画片吧!(当然此处的卢卡斯代表他本人和他那一班智囊团。)所以,我认为要写好长篇小说,需要先构造好一个完整的世界。大到世界的地理分布、政治体系(如果你写太空歌剧,需要扩大到宇宙格局),小到每个人家里的茶杯茶碗的风格、当时流行的歌曲,专业到微生物的种类,泛泛到大多数人的普世价值观……都要求作者想到、想好,然后你再去动笔写你的小说。你可能会来知乎问另一个问题:如何用尽量短的篇幅交待出尽量多的事情?最后,祝你写作愉快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阴神崛起 科学家与大木头 神医与美食[种田] 柔情侠骨 启蛰之门 绝品插班生 八个哥哥追着我穿越了 星空拓荒 正义流氓 全帝国都知道他老攻死了 主母凤华 渣攻今天被踹了吗 军宠,校园神医 权倾天下:吾乃督公九千岁 六道神魂 美女别发烧 网游之牧师死神 穿到异世做地主/地主家恶霸 最后一次初恋(高干) 一年有365天不想营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