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李治的老爸,也即现在的当朝皇帝李世民是老二,老大和老三都在老二发动历史上有名的抢皇位活动——“玄武门之变”中被杀了,事后他们的儿子也一个不剩,被老二给送下去了。也就是说,李渊的嫡子中,只剩下老二这一根苗了。不过,就算老大老三都还活着,也都一把年纪了,小学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。
再回头看看李治的皇兄,也就是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们的入学指标。
太宗他老人家有三个嫡子,也就是说他的儿子们有四个入学名额。庶子的名额给了老三吴王李恪。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,也即公元619年,他比李治大了9岁,所以长孙那小子入学时,他早就小学毕业了。你们别看李恪是庶子,但从血统上来讲,他未必没有嫡子们尊贵,因为他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杨妃,所以他身上有着隋唐两个皇朝的血脉。而且,听说这李恪长得相当好看,是太宗众子中最帅的,是宫中万千宫女们的梦中情人。可惜他在去年,也就是我入宫这一年,被拜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、安州刺史(治今湖北安陆),离长安赴任去了,我就没能见过这位最帅皇子。不过听说去年年底,他被御史柳范弹劾,说他“游猎过度、损坏庄稼”,他被太宗召了回来,据说若是查证属实,他将会被免官。算下日子,他过几天就该回到长安,我得找个机会去看看,是不是真的那么帅。至于我明明跟徐惠她们是同批入宫妃嫔,她们今年正月十六才入宫,而我为什么去年就入了宫?那又是另一个伤感的故事,以后有时间再聊吧!
太宗的三个嫡子:嫡长子“李承乾”、嫡次子“李泰”、嫡三子“李治”。嫡长子也即当今太子在太宗众皇子中按行龄论也是排行老大,嫡次子李泰排行老四,嫡三子李治则排行老九,老四李泰比老九李治大了八岁,如此算来,李治六岁入学时,李泰正好十四岁,刚好小学毕业。长孙家那小子很有可能是跟着李泰后面当的老大。可按道理来说,李治入学后,他就应该机灵点让位,怎么这么“不自觉”?他们的老爸们也不管管?
我正打算问问李治时,发现场上的徐惠又轻松赢了一局,赶紧鼓掌、吹哨、叫好——毕竟这才是正事。
第五局
场上第五局开虐,我便问李治:“你跟你四哥关系是不是不太好?”
李治诧异地问:“你说什么呢?我四哥可疼我了!”
我奇怪了:“那你跟着他的脚后跟进的小学,怎么他没把你扶上老大的位子,反而让你这个亲弟弟跟着舅舅家的儿子当跟班”
李治深吸一口气,问:“你耳朵咋长的?我不是说了,那长孙进来时,我哥没在这读书!”
我掰着手指又把年份数了数,说:“我没算错啊!你四哥比你大8岁,你6岁的时候,他正好14岁,你入学时,你四哥才毕业。而那长孙比你早两年入学,也就是说,他入学的时候,正好是你四哥在的时候。难道你四哥12岁就升到弘文馆了?你四哥读书这么厉害?”
李治摇摇头,苦笑道:“我大哥和四哥就没在这读过书。因为他们六岁的时候,我父皇还只是秦王,这里没有我们兄弟的位置!而且四哥六岁的时候,都不能算是我父皇的孩子,因为他出生不久,就被皇祖父过继给了英年早逝的三叔为嗣,父皇登基两年后才要了回来……”
这里面信息量好大,激得我八卦之魂熊熊燃起。我迅速催动相关资讯进行推演:李治的大哥,也即当今太子李承乾,出生于高祖李渊在位时的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,他6岁的时候,还是高祖李渊当皇帝的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——我们那时按虚岁记算年龄,出生当年就算一岁,过了春节后就是两岁,所以李承乾6岁的时候不是武德八年,而是武德七年。
两年后,也即武德九年(公元626年),李治他爸,也即时任秦王的李世民发动“玄武门之变”,射杀了那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。同年高祖李渊退位称太上皇,李治他爸登基为帝,次年改元贞观。也就是说,最迟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起,李治他们兄弟就已经是嫡皇子了。
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时,出生于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的嫡长子李承乾是9岁,而出生于武德三年(公元620年)的嫡次子老四李泰则是8岁,但李泰被过继出去,9岁时又被要了回来。所以两人最晚9岁都拥有了嫡皇子的身份,是读小学的年龄,为什么没来读书啊?
李治说了之后,我才发现,小学可以算是社会的缩影,社会看重什么,在这里都有体现!那时主流社会看重血统,这里也是。什么叫血统,那就是生下来就决定了的事,后天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——造反当上皇帝又怎么样,不过是“小宗”出身(宗法制度规定,嫡长子一系为大宗,馀子孙为小宗),就应该低他们这些大宗出身的嫡子一等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七零娇宠小咸鱼 神偷医妃携崽假死,王爷杀疯了 诡异复苏,我能提前修炼 安全套能防所有性病吗? 如淋病,艾滋 三嫁新室 云舒不知意 边域奇谋 重生之末日异形 我的小可爱[种田] 女富商的小太监 晴亦绵绵 灰姑娘的继母 首辅夫人又败家了 拆弹的时候为什么不一下把线全剪了 (综同人)个性名为死气之炎[综] 重生之极品预言师 午夜请开门 反派会洗脑[快穿] 馨有凌惜 论兄长与夫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