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北宋大哲张载之横渠四句道出了中国古代儒家一派的最高理想,这也成为每一位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。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也成为读书人为实现这个理想的最佳途径,由古至今,皆是如此,似乎从未改变。
传承中华文明千古未绝者,皆在植根于华夏文化的深邃与士大夫对儒家最高理想的践行。曾有人言:”崖山之后无中国,明亡之后无华夏”,从某个层面而言,所谓的无却是指中国文人精神与气节的部分丢失。
也许在中国古代甚至是现代的很多入仕之人,在遭受了奸佞小人的排挤,或是政治抱负难以实现,又或者不为当局者所欣赏所看重的艰难困苦之后,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归隐田园,过上了隐士的生活。但仍有一部分人为了曾经的梦想,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。或者是短暂的蛰伏,或是表面臣服于当下,暗地里却积蓄力量,以求一逞。
凡此种种,皆不过为实现心中理想的手段而已。只是纵然身处艰难困顿之境,能够静下心来明辨事理,真正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,也属难能可贵。儒家所谓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也是将正心放在前面,其中深意早已不言而喻。
浮世之中,总有太多的人追求于功名利禄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甚至是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。可是当他们抛却这些感情的时候,或许他们已经不再称作完全意义上的人了,更不用再谈所谓的心。一个没有了心灵,没有了灵魂的人也就离衰亡不远,等待他的只有无尽的感慨和悔恨。
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做错事,而是心中动了邪念。倘若内心摇摆不定、狂热偏激、就会动邪念,就会继续做错事,这个时候就只有倒空了自己,才会发现虚无。唯有保持一颗安定、清净之心,才能将世情看破,身处繁华闹市而不为所动。
如道家所言,将自己的心放到天地间,去体味自我的渺小和天地的广大。与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相比,包容万物的大自然,更能令人身心舒畅。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,陶冶人的情操,将自己的内心倾向自然,正如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。
当我们走进自然的怀抱,沐浴春风和阳光,尽览山河之宽广与博大,便会明白,那些长期困扰我们的身外之物,皆由一颗远离自然的心而起。当我们身处自然之中,便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博大胸襟,感受到万物的和谐相处,从而在大自然的安逸与恬静中把握心中那份从容与自在。
人的内心既是一方广袤的天空,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;也是一片宁静的湖面,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;更是一块皑皑雪原,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。纵然世间的纷纷扰扰难以平息,生活的智者总能在心中留一江春水,淘洗忙碌的身躯,以一颗娴静淡泊之心,看庭前花开花落,望天上云卷云舒。
洪都烟客
2017.2.21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鱼跃 坏了,我成主角贵人了! 重生之豪门刷脸系统 快穿:被崩坏男配缠上了怎么办 矩阵杀机 被戏精锁定怎么办 重生之归零 修仙之乡村笔仙 当我吃了饕餮元神以后 妖晶入手指南 茅山道士之灵异笔记 重生之豪门王子系统 天龙圣体 竹马弟弟那么酷 男配破产后[穿书] 重生之军歌嘹亮 带着系统闯明末 重生之少年如玉 一口嗷呜大魔王 超级都市法眼